第一次创业的事情过去快半年了,该做个复盘避免以后忘记,也希望能帮助本博客的读者避坑。

项目A

22年底从某大厂离职后加入了离职同事群,在群里通过X的小号认识了X先生.

X先生当时还在职,混在离职群里为副业项目A找技术码工。

项目A是一个女性健康运动产品,除了X先生本人,还有一个该赛道的KOL合伙人S女士。 X先生表示项目细节,估值,竞对分析,落地方案都有了,意思是差不多就缺个码工写码了。

技术出身的博主本身也想搞点第二曲线尝试,遂带着同为技术出身的甲乙2个兄弟,去找X先生洽谈。 X先生洋洋洒洒讲了若干页PPT, 女性健康赛道是蓝海,玩家也不多,这个模式做下来未来几年就能上市,利润至少是千万级别云云。

听完后,博主当时半信半疑,但技术出身的乙兄弟觉得「这就是我们一直想要等的一个角色,可以试试」。 当然站在上帝视角的今天来看,技术人总是偏向单纯和乐观,没有转换视角。但我们看历史,不能开上帝视角,而是要代入当时的环境,各角色的基本面等等, 不然永远都没法从历史中学习到教训,只会觉得那群人一手好牌打了稀烂。

X先生给了博主团队一个方案,博主团队占股个位数,入资10w。大头都是X先生,S小姐占股也不高。

博主心里盘算了一下,前期半年到1年主要干活的都是KOL和博主团队,技术入股还按比例投钱,那技术算什么, 博主坚持这项目不做了,没有诚意。

于是第一次合作告吹。

项目B

过了1个月左右,X先生又找到博主,表示他有个给大公司卖爬到数据的项目B, 想找人简单封装api给大公司,并愿意给一定的股份。博主去了解情况,做了评估,发现这个所谓的简单封装API,原始项目是草台班子随手做的,扩展性极差,所以封装难度极大,甚至技术架构要完整重写。 一问项目收益,才几w, 扣掉成本那点股份分也分不到几个钱。博主再次拒绝。

这个过程中顺便问了嘴X先生项目A的情况,X先生说和S小姐闹掰了不干了,说S小姐格局不够云云。 由于博主和S小姐不熟,也没好意思去问细节,这个事情暂时告一段落。

项目C

23年初, GenAI风口飞起, X先生带着博士丙先生和运营总监丁女士又找到博主,表示十年一遇的风口来了,问要不要一起搞点项目。 这次的方案是所有人股份均等,先把项目打造出来,再聊后期。

博主团队一直想找第二曲线,故同意一块探索。然后博主团队在项目C中造出了可能是国内最早的套壳网站, 巅峰时期月活5万, 但是没去宣传变现, 错失一个亿.

项目C中,产品设计,UI,代码实现都是博主团队负责, 日夜肝不停。 X先生在其中做市场分析和运营。 项目C到最后也没有推出去。 一直做到23年最后几个月,X先生提出项目C一直没起色,盖兼职导致,希望大家all in出来创业。

成立新公司,开始创业

X先生提出大家合并,其占大头,博主团队占小头,按照股份大家往公账注资, 每月给股东发1w作为工资满足基本生活。X先生占大头的理由是,

  • 第一,X先生承诺把副业项目D(powered by 项目C)的营收放到新公司,大概每月6w.
  • 第二,把项目B营收放到公司,每月大概1w.
  • 第三,在新公司做CEO,负责运营和商务等事项。

博主的技术团队一直在找第二曲线,加上是第一次创业也不擅长商务和运营,觉得就算项目失败了,只要团队还在,人没问题多尝试几次总能找到自己的事业。所以博主团队同意了。

新公司成立第一个月,X先生作为CEO开始操盘。提出若干产品方向,博主团队日夜肝去做产品实现。 新公司成立后第二个月,产品1上线, X先生负责推广, 这时候没有选择深耕产品1,而是马上提出要去做产品2。

博主发现其承诺的项目D收益并没有到新公司账上,于是召开了一次会议希望X先生解释清楚。X先生解释背后走账有多少家多少家公司,账面分明面上和实际上等等解释了一通。博主团队觉得能理解,毕竟不是财务出身对这东西不够敏感。 很多朋友会觉得不就是账吗,有啥复杂的,如果只有1家公司,账再复杂也有限,但X先生背后的走账牵扯不止一家公司,这就很复杂了。

博主团队觉得可能是自己疑神疑鬼了,这事也就放过了,只是让X先生按月给股东们披露财务情况,X先生同意了。 X先生还提出,项目D的供应商拖欠款项,所以本月没法给大家发工资,晚几个月发。博主团队觉得还好,先把产品做好,也没计较这些。

第三个月,产品2上线,X先生去运营,博主团队觉得不放心,自己下场走一遍产品2的商业流程,用时2周发现产品2这个挣钱逻辑压根不成立。果不其然,X先生运营的产品2也没有起色。 X先生提出新做项目E、F、G, 做项目的钱从公司出,预计带来10w+营收。另外,X先生提出新做产品3,认为产品3是风口。

第四个月,项目D,E,F,G因市场变化,只有一次性的收入,后续都没有钱了。X先生运营的产品123也都没有起色。 这时,X先生反而提出,之前X先生的项目被严重低估了,让大家出让股权给他绝对控股。

产品设计,开发都是博主团队在做,X先生参与得比较少,所以博主团队拒绝了。 并且博主团队对X先生屡次换产品方向,运营不力,数次索要股权,账务不透明等行为搞得精疲力尽,遂提出各自单飞。

教训

技术人创业,能踩的坑基本都命中了。

  • 第一,财务不清不楚。技术人都比较单纯,没有那么计较。但实际上这东西的试错成本极高,但凡出一点问题影响极大。财务在X先生手里,背后有一大堆公司交叉走账,基本理不清。都由X先生说了算。
  • 第二,对于营收和利润心里没数。营收看起来好看,实际上利润可能才20%,也就是说6w的收入实际扣掉成本可能才有2w.而营收1w的某项目,实际利润基本没有。
  • 第三,股权合作主体不明。博主团队只占其中一家公司的股份,而X先生背后每个副业项目都有若干公司,没有跟X先生明确哪些项目单独核算以后走新公司,或者让新公司持股原有项目公司。
  • 第四,技术入股未折现。博主团队和X先生是按照股比等比注资,没有把技术折算成资本。前期基本都是技术投入成本高,应把技术股聊好。
  • 第五,知识产权被分走。产品都是博主团队设计和开发的,但大家放一个主体公司下,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归公司所有,分割的时候X先生也分到了软件代码等资产。
  • 第六,创业和打工的心态问题。创业不应该和打工一样,专注产品研发。而是多了解市场,多参与商务。博主团队犯的错就是商务和运营都交给了X先生。
  • 第七,合伙人选择要慎重。能力上不仅要互补,还要真的有能力。

最佳实践

本质问题:

我们面临的这个问题是本质性的、结构性的,人家所有的精力都是用来对付我们这些底层资产,
到处在埋坑,你防得住这个坑,防不住那个坑,而我们大部分精力用来做蛋糕了,迟早被他们坑死。
所以,我在最初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,原始回答里就讲的很清楚了,
这个就是游戏规则的问题,游戏规则不改,劳方是有巨大劣势的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-- 知乎网友Tom

所以技术人创业的最佳实践是什么?来自知乎网友的回答很有价值。

最佳实践:

你们都没搞明白技术合伙应该怎么搞。
首先你应该自己成立一个以你或者你亲属为法人的公司,你的所有技术成果都应该归属在这个公司里,
然后以技术授权形式与资方合作。如果你把技术成果都归到资方公司里,那你跟打工的有什么区别?无非期权多一点而已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-- 知乎网友矢呼

好在也不算亏的多大,比起很多知乎帖子不忍直视的情况还是好很多。

希望技术人创业能引以为鉴,以上共勉。